2025年9月16日,社区人群肌肉骨骼疾病干预及管理项目研讨会在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召开。此次研讨会汇集了全国多领域的专家,包括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慢病中心老年健康室主任尹香君、滨海慢性病防控与健康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葛为勇,还邀请了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以及重庆、江苏、湖北三地市疾控中心的十余位专家参会。
会议聚焦低骨量社区管理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早期筛查、风险评估及分级干预技术规范的制定。与会专家结合专业和各地实践经验,对技术规范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吴静主任围绕低骨量防控工作的核心目标与推进路径提出多项关键建议。强调要以健康促进为导向,以前期工作为基础;强调数据的科学性、严谨性,要建立中国人骨骼健康的标准体系,避免照搬欧美模式。在实施方面,她提出要在检测流程设计上兼顾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应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
讨论环节上,与会专家就低骨量防治中的多个关键议题达成了共识。在筛查与诊断标准的制定,检测的可行性、便利性,转诊与健康管理科学性、依从性上,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人工智能手段,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特点,系统整合多方资源,建立高质量可推广的技术规范。
此外,结合2025年健康中国行动目标,会议提出将低骨量技术管理方案纳入慢性病协同管理范畴,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高高危人群识别与干预能力。通过多部门协作、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构建“政府引导、机构落实、社会参与”的骨健康管理格局;在公众教育方面,将利用社区活动与媒体平台加强骨健康知识宣传,提升居民自我管理意识。系统化推进低骨量早筛早诊早治,力争在2025年底实现筛查覆盖率与干预效率的双重提升,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